执前公证督促 外省某财政局履行1.72亿元

股份有限公司诉某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、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、某区财政局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,原告某股份有限公司依据生效的民事调解书,向杭州中院申请强制执行,要求被告支付本金等共计1.72亿元。根据杭州中院《关于开展执前督促履行的实施意见》,经征得原告同意,中院立案庭将申请材料移交执前公证督促小组。

执前公证督促承办人何曹礽收到申请材料后,以“执督”字编号登记,告知原告代理律师,该案已进入执前督促程序,并向双方当事人邮寄《执前督促履行告知书》。经多次拨打、询问,承办人终于联系上其中一被告,系外省某财政局负责人。承办人告知该负责人,案件已进入执前督促程序,需立即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若不履行的,法院将对其采取纳入失信名单、通报当地主管部门等措施。该负责人表示,《告知书》已收到,单位领导正在积极开会讨论,与原告进行沟通,拟向主管部门报批,待拨款后清偿债务,方案确定后会第一时间告知结果。承办人遂立即向原告代理律师了解情况,原告代理律师表示,双方正在就如何履行进行沟通,尚需一定时间,鉴于被告态度积极,原告同意延长执前督促期限,暂缓立案执行。承办人向分管领导汇报了该情况,其表示同意。

承办人继续与原被告保持联系,多次协调,双方终于就债务清偿事宜达成一致。2021年1月,承办人收到原告撤回强制执行申请书,原告对高效的执前督促履行表示肯定和满意,送来锦旗,上面写道:“执前公证督促 便捷高效 为民服务”。

 

新闻多一点

近年来,杭州中院不断深化公证参与执行辅助事务,与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合作,设立了公证参与法院执行工作室,开设执前公证督促、咨询专窗,探索“执前督促+公证”的司法辅助模式,督促过程自动保存在公证存证平台,同步上传司法区块链存证。充分发挥公证人员居中协调作用,有效开展执前督促履行工作。此外,公证机构还协助法院送达法律文书、协助分配案款、参与司法网拍咨询、看样等工作,一定程度上为法院执行工作缓解了压力。

2020年,杭州法院加强执源治理,在全省率先探索执前督促履行,并在全省率先建立“执前督促平台”运用语音机器人“催收”,还通过电话、短信、移动微法院、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方式进行督促,为当事人迅速兑现权益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共登记督促案件16726件,督促履行2181件,督促履行率13%,督促履行3.15亿元。

首页    公证资讯    公证案例    执前公证督促 外省某财政局履行1.72亿元